强体制固根基,凝聚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新优势。一是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在各镇(街)单独设立党建工作办公室,明确由党(工)委副书记担任办公室主任,配齐配强人员力量。细化镇(街)“三定”规定,明确“两企三新”党建、人民信访、志愿服务等方面职责的机构,提升党建引领社会工作的向心力和实效性。二是科学设置职能机构。综合考虑各镇(街)发展治理特点,突出党的建设、经济发展、民生服务等基本职能和审批、执法等重点工作,在经济发达镇、涉农街道、市级中心镇等5个镇(街)统一设置9个机构,其余10个镇(街)统一设置8个机构。三是挖潜盘活编制资源。加大编制资源向镇(街)倾斜力度,近两年累计下沉82名行政、事业编制。建立镇(街)编制“周转池”,将20余名开发园区、街道编制调整至经济发达镇,或用于其他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方向。
抓协同促融合,构建基层高质高效运转新格局。一是深化县镇联动机制。印发关于建立县镇协作配合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建立移送抄告、协调会商等多项制度,推动县镇间资源互通共享、业务互动衔接。构建县、镇、村三级联动代办帮办机制,创新传递办、接力办等模式,加快基层政务服务由能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二是建立属地联合机制。整合镇(街)矛盾调处、网格服务等资源,联合司法所等派驻机构,打造“一站式”治理平台。以镇(街)指挥平台为中枢,组织执法机构与市监、环保等派驻机构实施“组团式”监管执法。三是探索区域联勤机制。在全县设立4个区域性行政审批服务室,负责周边3至4个镇(街)市场主体登记、食品经营许可等事项的办理。组建5个区域性农业技术服务分中心,分别对口3个镇(街),提供农业政策宣传、技术推广等服务。成立“海上红枫桥”矛盾纠纷调处中心,为洋口、长沙等沿海镇(街)海上风电企业提供矛盾调解、法律援助等服务。
明权责减负担,激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新动力。一是“自下而上”明权定责。在充分先行先试基础上编制各镇(街)履职事项清单,以镇(街)为主体梳理明确基本履职事项和配合履职事项,同步收回力不能及、实效性差、关联度低的工作事项。二是依“单”设岗落责到人。研究制定镇(街)人员统筹使用和内部岗位管理办法,以各镇(街)履职事项清单为依据,在党建、经济、治理等领域分别设置若干必设、选设工作岗位,统筹安排行政、事业人员担任岗位负责人,厘清镇(街)内部“责任田”。三是权责下放限定“门槛”。出台如东县部门职权下放与运行管理办法,严格限制县级部门向基层转移职能、转嫁责任。加强权责下放的配套保障和跟踪问效,及时调整收回“水土不服”事项,确保基层权责承接运转高效顺畅。 (拟稿人:贾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