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金昌市委编办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重要讲话精神为根本遵循,强化党管机构编制原则,筑牢“编制就是法律”意识,突出“四个坚持”精准施策、同向发力,着力推进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建设落实见效。
(一)坚持政治引领,推动学法用法走深走实。坚持把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构编制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持续深入推进机构编制法规制度进部门(单位)党组(党委)“会前学法”内容、进领导干部学法用法课堂、进党校(行政学院)教学安排、进网络平台专栏、进专题培训班等,纳入各级编委会、室务会“第一议题”,常学常新、细照笃行,着力筑牢“编制就是法律”意识。印发《关于做好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学习宣传工作的通知》,建立健全学习宣传、贯彻执行、预防查处问责相统一的工作机制。采取“上门宣讲”、政策解读、专题授课、网络推送等方式,全方位、多渠道学习宣传机构编制法规制度。组织编印《机构编制法规制度汇编》,采取机关大讲堂、业务提升班、专题研讨会等形式,全面系统学习机构编制法规制度,切实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二)坚持建章立制,推动法规制度落实落细。牢牢把握党对机构编制工作集中统一领导的重大政治原则,坚持守正创新、建章立制,不断健全完善加强党的领导的制度机制。研究制定《金昌市委编委关于贯彻落实<甘肃省推进机构编制法规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若干措施》,细化12条具体贯彻落实措施。修订完善《中共金昌市委编委工作规则》《中共金昌市委编办工作细则》,明确市委编委和市委编办职能定位和责任分工。制定《金昌市机构编制工作规程(试行)》,进一步细化机构编制工作方法、程序、要求,充分发挥机构编制在管理全流程中的基础性作用。制定《金昌市机构编制管理协作配合机制运行办法》,联合16个部门印发《市级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强化协作配合、监管联动机制。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机构编制数据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机构编制请示事项的通知》,健全完善机构编制台账,明确各部门(单位)党组(党委)报送的机构编制事项材料格式和收件要求。研究制定《金昌市机构编制事项合法合规性审查和机构编制管理评估制度》,打通机构编制申请事项评估、执行情况评估、使用效益评估和重大事项风险评估的内在联系,打造机构编制事前、事中、事后全流程闭环监管机制。研究制定《全昌市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全昌市事业单位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工作实施细则(试行)》《金昌市周转事业编制使用管理办法(试行)》,有效破解了“有编不用”和“无编可用”并存的矛盾,提升了编制资源使用效益。
(三)坚持依法履职,推动依法管理见行见效。对标对表《条例》《规定》等法规,清理废止了《金昌市机构编制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人事调配工作的意见》等。严格落实机构编制事项事前深入调查研究、充分分析论证、广泛征求意见等程序,由市委编办提出审核意见后提交会议审议。县、区和市直各部门党组(党委)根据规定的职责权限,严格执行机构编制动议、论证、审议决定、组织实施等工作程序,坚持做到事前对接沟通、党组酝酿讨论、会议集体审议、按权限分级审批。坚持有件必审、应审必审,对部门提出的机构编制事项,全面分析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合法性,涉及法律法规的事项,由市委法规室、市司法局进行合法性合规性审查。严格按程序审批市、县(区)机关和事业单位县级领导职数,按程序和规定报省委编办备案同意后印发实施。县(区)机关和事业单位科级领导职数核定,由县(区)党委编委审批,报市委编办备案。
(四)坚持政治监督,推动监督检查有力有为。注重抓在经常、融入日常、严在平常,通过实名制管理、机构编制统计、事业单位登记报告等工作,对部门(单位)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领导职数、人员配备等情况进行全系统、全流程监管。组织开展机构改革调研评估、机构编制法规制度落实情况专项督查、“条条干预”问题自查自纠、机构编制违规问题清理整改等,及时发现和纠正工作中的不规范现象,以查促学、以督促改,实现从静态管理向动态管控的转变。加强与巡察、党委督促检查、选人用人专项检查、经济责任审计等工作衔接配合机制,完善部门联合督查、情况通报、信息共享、线索移送、整改反馈等工作机制,及时查处和纠正机构编制违规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落实机构编制事项报告制度,强化党组(党委)机构编制报告主体责任,探索构建组织报告、综合分析、问题反馈、整改落实的工作闭环,切实维护机构编制纪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拟稿人:赵纲跃)